重庆赠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升重庆金融服务品质

站内查询

  • 优惠信息查询:

银行业态

近期活动

金融服务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黄奇帆绘中新重庆项目图景 重庆全球化路线图显形

黄奇帆绘中新重庆项目图景 重庆全球化路线图显形

来源:-- 2016/4/17

        4月16日,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双方的交流会上,披露了有关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第三个项目“中新重庆项目”的一些发展规划和执行细节。重庆的要做全球金融中心及亚欧物流枢纽中心的野心毕露,而新加坡方面则表示,拟借此帮助中国建立除沿海经济支撑之外的“第二经济引擎”。

        陈振声所提的“第二经济引擎”,是指西部省市的国际化进程,以及集纳中国资金投资海外,改变过去沿海的单纯靠加工外销的经济增长模式。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4月16日在“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交流会”上描绘中新重庆项目的未来图景及路径时,披露了该项目的“无形+有形”的架构,以及试图借渝新欧铁路及与新加坡方面的合作,将重庆建设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金融、物流,以及现代服务业及云计算中心,其第一步目标是覆盖东南亚市场。

        “超越了一个经济合作项目的定位”,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这样评价中新重庆项目的定位。

        黄奇帆说,按照中新两国政府签署的协定,中新示范项目有四大特点。首要特点是,该示范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辐射周边,并推动中新两国全方位贸易合作,“这些项目服务重庆,也可以服务中国西南,也可以服务中国其他地方,也可以服务到一带一路,还服务到东南亚”。


        其次,该项目是聚焦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重点突出了四块,分别是金融业的合作、航空的合作、物流的合作、大数据云计算数据通信方面的合作。

        其三,它是一个有形加无形的合作。重庆为此列出了重庆CBD中央商务区、港区、新建的机场、云计算中心4个有形的载体。黄奇帆说,中新重庆项目“同时又不限于这四个地方,它可以是整个重庆主城1000平方公里,任何一个楼堂馆所,大家愿意合作了,都可以在这地方设一个合作项目,同时重庆8万平方公里,整个重庆当然也都可以展开合作各种项目。那么,如果再想象着,它注册在重庆的各个地方,项目内容可以辐射到各个地区,甚至辐射到‘一带一路,”。

        此外,黄奇帆认为,中新重庆项目不仅限于重庆企业和新加坡企业的合资合作,还包括独资合营各方面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内的各类企业,包括北美、欧洲或者香港、日本、东南亚各个地区国家的企业,只要和这四大类的现代服务有关,在新加坡和中国互联互通服务贸易项目的政策范围内,都可以介入这些项目。重庆市期望借此在招商引资、发展方面,因此形成一个广泛的合力。
黄奇帆认为,上述4个特点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的定位而设计提出的,这四大特点也将推动重庆和新加坡的互联互通项目快速发展。

       

        根据此前中新重庆项目的合作框架,双方将在金融、物流、航空、云计算四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黄奇帆4月16日披露,中新重庆项目签署协议仅4个多月,已经形成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如在金融领域,该项目就已经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在重庆范围内开展股权投资基金人民币对外投资、企业可以赴新加坡发行人民币债券、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三项试点。这一政策创新,吸引了这些政策创新,吸引重量级金融机构总部落户重庆。比如中信银行总行已批准国际业务全球运营中心落户重庆,预计不久,其全球结算量会有4000亿美元在重庆。

        重庆市的离岸结算,2013年启动的第一年,结算量为200亿美元;2014年为400亿美元,到2015年时,做到了1000亿美元。该市计算2016年将离岸结算做到1200亿美元。黄奇帆说,重庆市在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也斩获颇丰,2013年至2015年分别为400亿元、1000多亿元、2600多亿元人民币,2016年可能做到3000亿元或更多。

        黄奇帆4月16日在提及该市的互联网终端形成的跨境电子商务结算时披露,“去年重庆一个公司跟15个国家做了1万亿的人民币结算。”不过,黄奇帆没有进一步披露究竟是哪一家公司。目前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支付公司PAYPAL(中文名:贝宝),以及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支付公司支付宝,均在渝设立有分支机构。

        双方的合作框架中,融资合作是一个核心支撑。这是一个双向融资架构。重庆方面期望本次合作既能解决国内资金向海外投资的问题,也能解决借新加坡金融市场融入资金的问题。黄奇帆披露,在此框架下,今年1季度,重庆就已经到新加坡金融市场融资发债200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有200亿元新加坡资金输送到了重庆。黄奇帆预估说,4个季度,就会有800亿元。

        双方还寄望在股权投资、新方建议引导国内社保基金投资于东南亚基建项目,引入新加坡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赴渝开设分支机构上,有所突破。

        

        物流是中新重庆项目的另一大重心。

        中新合作,将在物流领域搞些什么呢?

        黄奇帆的想法是,新加坡在物流上面,顶层设计,系统工程的匹配,软件的体系非常好,而重庆硬件投入多,软件匹配还不到位,所以投入大,产出小。比如重庆的铁路在过去几年中投资了2000多亿元,建了2000多公里;重庆的高速公路也投了2000多亿,建了2000多公里,但是重庆目前全部企业货运量80%是高速公路上汽车运输完成的,3%是在铁路运输货物上完成的,也就是铁路领域的那2000亿只承担了3%的货运量,而公路领域内的2000亿投资承担了80%的后运量。

        但是,从物流成本上看,铁路比公路要便宜2/3,公路运输多了,物流成本就高了。重庆市的物流成本差不多占GDP的18%,而国际上一般是8%,如果铁路多载一点,物流成本就会降一大块。黄奇帆说,为什么我们没有搞好?我们铁路修了大干线,最后一公里的铁路网络没有建,铁路没有进100亿产值的工业园区,港口没有铁路,机场没有铁路,也就是铁路该伸进这些目标端。

        “如果最后一公里通了,那企业为了降成本,本能的就会铁路运输,如果这些都不通,企业只要把货运上了汽车,300公里,500公里,端对端,点对点,不再走铁路,嫌麻烦,这就是软体,这方面我们要学习和改进。”

        此外,目前重庆市的铁水、铁空、铁公之间的多式联运,匹配得还不合理,但可以通过一些系统工程,顶层设计来解决。新加坡的好多物流公司,目前已经跟重庆的港口、铁路在研究,制定一些软体方面的解决方案,投资不多,但是效益可以成倍体现。

        航空领域是双方在物流领域上合作的重头戏。黄奇帆说,重庆目前政在与新加坡航空公司樟宜机场讨论,就是架构一个国际化、覆盖东南亚市场的“渝新欧铁空联运”。

        渝新欧目前的成就是按照“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的指引,形成了中国和欧洲之间主要的一个铁路通道,2016年,该线路运行了260个班列,在班列数相当于中国和欧洲之间铁路班列的45%,但是海关确定的价值量是占80%,占了全国欧洲班列的80%的海关货物价值。“渝新欧铁路”目前是中欧铁路大通道的主通道。

        

        重庆市政府目前政计划在新加坡的帮助下,将“渝新欧”变为“亚新欧。”

        黄奇帆说,如果要通过公路、铁路通到东南亚,较为复杂。但樟宜集团总裁廖文良提出,可以通过“渝新欧”将欧洲货物用12天时间运送到重庆后,再承接一个跨国“铁空联运”,将这些货物快速用飞机分发到东南亚国家。

        双方一拍即合,因为此前“渝新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原因是没有回程货,满车的笔记本电脑及电子产品每周2班从重庆发往欧洲腹地,但多数时候却只能放空车回来。上述方案能解重庆的心腹大患。

        目前,新加坡每年有几十亿、上百亿美元欧洲的奢侈品空运到新加坡,空运比铁路运输运费贵五倍,如果搞“渝新欧”接“铁空联运”,其中1.2万公里是铁路运输,从欧洲到重庆,到了重庆以后进保税区,不需要办入关手续,然后包装分拨分拣各方面搞好以后直接上飞机运到新加坡,再耗时五个小时。这五个小时是空运,和原来成本一样,但是1.2万公里花12天,成本下降4/5,叠加在一起,物流成本可以减少3/5。

        黄奇帆期望今年启动此计划。他说,哪怕启动50个班列,一个班列50个箱子,明年可能是100个、200个班列。

        黄奇帆描绘说,进一步延伸开来,只要这个事情搞好了,也可以从重庆这个“渝新欧”铁路,通过新加坡航空公司,中转到曼谷、吉隆坡、香港、台湾、东京、大阪、首尔等等,正好亚洲七、八个大都市和重庆是4—5小时的航空半径,所以这个事情搞起来,会变成一个亚欧之间铁空联运转口贸易的一个重要枢纽。

        重庆方面还期望通过中新合作项目,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目前的年吞吐3250万人次,在2020年时突破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100万吨(2015年为33万吨),国际航线增至100条,跻身国际枢纽级机场之列。

        在云计算领域,重庆市也提出了一些宏伟计划,包括推动国家相关部门架构一条从重庆直通新加坡的国际互联网光纤通道等。
(来源于凤凰网重庆)
友情链接:赠客网渝财网
渝ICP备11006770号-6
E-mail:sb@51zeng.com 电话:023-67655701 技术支持:重庆赠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